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4
0

上一篇中,大致了解 AI 產業發展是一個分層的產業生態系:基礎層、技術層和應用層。其中,基礎層涵蓋了晶片、大數據與網路等硬體和資料基礎;技術層則是人工智慧的核心,包含機器學習、自然語言處理和電腦視覺等關鍵技術;而最終,這些技術的價值需要透過應用層在不同場景中落地,才能產生龐大的商業價值。

人工智慧(AI)的發展核心在於讓機器能夠自主學習與分析,而非僅僅依賴於預設的程式碼。目前,AI 主要聚焦在三大領域:機器學習、自然語言處理和電腦視覺,各自擁有獨特的技術與廣泛的應用。
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7/20169646NVCy45T1H2.png


1. 機器學習:AI 的學習引擎

機器學習(Machine Learning) 是讓電腦從數據中自動學習並建立模型,進而做出預測與決策的核心技術。

  • 深度學習:作為機器學習的關鍵分支,它採用多層次的神經網路來模擬人腦運作,能自動從大量數據中提取複雜特徵。
  • AlphaGo 的啟示AlphaGo Zero 的成功證明了機器可以透過強化學習自我對弈,在沒有任何人類指導的情況下,也能獨立學習並超越人類。
  • 開源生態推動GoogleTensorFlowMicrosoftCaffe 等開源框架,降低了技術門檻,加速了 AI 技術的普及與發展。

2. 自然語言處理(NLP):讓機器聽懂人類語言

自然語言處理(NLP)旨在讓電腦能夠理解和生成人類語言

  • 語音辨識:這是 NLP 的基礎,讓機器能「聽懂」人類語言。這項技術透過深度神經網路,已能達到與人類相似的準確率。其運作流程包含聲音預處理特徵提取模型建構等步驟。
  • NLP 模型
    • Word2vec:將詞彙轉換成向量,用來量化詞彙之間的相似性。
    • 循環神經網路(RNN):適合處理如文本般的序列數據。
    • 門控循環單元(GRU):一種更進階的 RNN 模型,能更有效地處理長篇文本。

3. 電腦視覺:讓機器看見世界

電腦視覺(Computer Vision)讓機器能夠「看懂」影像與影片內容,核心在於透過特徵提取和分析來辨識物體。

  • 運作流程與應用:從圖像採集目標提取目標分析,電腦視覺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即時監控車輛辨識等領域,大幅減輕了人工負擔。
  • 人臉辨識:一種基於人臉特徵的身份識別技術。它分為1:1 對比(用於身分驗證)和1:N 對比(用於大規模搜尋)。儘管準確率持續提升,但面對雙胞胎或整形後的人臉,仍存在技術挑戰。活體檢測技術則有效防堵了照片詐騙。

4. 產業生態與發展趨勢

AI 產業生態圈涵蓋了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應用的多種角色,並呈現出多樣化的商業模式。

  • 主要參與者
    • 科技巨頭:如 Google,透過整合硬體與軟體,打造完整的 AI 生態系統。
    • 傳統廠商:如 科大訊飛,憑藉深厚的技術累積,專注於特定垂直領域。
    • 新創公司:以其靈活度,專攻利基市場,填補了巨頭們的空缺。
  • 應用模式:AI 服務主要分為 2B(企業級)2C(消費者級)2B2C 三大類,服務範圍從技術支援到終端產品都有涵蓋。

上一篇
【Day 3】AI 產業(上)
下一篇
【Day 5】AI 產業(下)
系列文
AI 系列讀書會:小白也能搞懂的 AI 與大數據5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